一专业一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完美电竞账号登陆cs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4-02-08 12:45:26

  完美竞技平台官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特色立校的基石是专业特色。紧扣地方性、应用性办学定位凝练专业特色,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且看专业如何讲述台院故事。本期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2014年成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和2022年连续两年台州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评定为优秀等级。专业对焦地方高分子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结合浙江省新材料万亿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占比83.9%,高级职称占比67.7%,校外兼职教师2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70%。现有国家级人才1人,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151人才、省青年科学家、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4人,形成一支高水平、多层次、梯队型的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近五年共获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科研项目15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协同育人项目1项,浙江省新材料专业教材基地项目1项,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师团队获省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省级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

  为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保障;以学风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以实践育人建设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渠道。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实习实践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以创业创新推动就业,以扎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拉动就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通过企业实习平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规划;提升教师德育素养和教学水平,健全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保障机制长效运行;建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共享。

  重构专业课程目标,融入思政元素,丰富现有内容。以专业课程为平台,从课程内容出发,细节中融入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推进“课程思政”的提质增效。人才培养过程中揉入创新创业理念,爱岗敬业观念,将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力量,为学生成才打下思想基础。

  台州医化新材产教融合教研室获省级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无机及分析化学》获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材料现代测试技术》获校级思政示范课程;获省级思政教改项目1项,校级思政教改项目1项。

  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面向浙江省新材料万亿产业以及台州模具与塑料等千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有效对接,建立“需求导向、双线培养、产教相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核心是以引领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两条培养主线,利用产学研用协同推进“产教、教科、学科和创科”的深度融合。同时围绕“学生为中心”,加强国际化合作,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建设。

  课程设置了与企业紧密关联的双螺旋实验教学体系,第一主线是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第二主线是项目开发实验→生产设计实验→质量监控实验→工程训练实验→EHS(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实验课程体系。以下为高分子专业的第二主线的课程体系。

  按照“基地主导、学院配合、深度融合、共育人才”的思路,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坚持“引企入教”和“双师联合”,构建了一批双师课程特色课程、项目化案例化教学案例。

  (1)有着26年行业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教师:开展项目化+案例化教学;小组讨论;个人+团队设计课程内容:模具设计。

  (3)开设《卓越工程师实践》现场教学课程,分别在顶立新材料有限公司、伟星新材、永高股份公司开展,课程获批浙江省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完美电竞账号登陆cs

  近三年,专业学生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10%以上,2023届毕业生考研率达28%,2022届毕业生升学率达38%。

  通过拓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实践、创业和创新技能。近五年,高分子系学生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省创项目6项。发表SCI学生一作论文10篇,发明专利15项,国家级互联网+银奖2项,铜奖1项,省互联网+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1项,浙江省挑战杯铜奖1项,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达40余项。